地基基礎檢測自律公約管理委員會工作簡報1
2018年9月12日至14日,地基基礎檢測自律公約管理委員會組織對南京市地基基礎檢測機構開展了一次監督檢查,現將情況匯總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檢查共安排5個組,對29家地基基礎檢測機構的人員、設備、記錄、報告、檢測現場和業務軟件等方面進行檢查。
從檢查情況來看,多數檢測機構高度重視自身檢測能力建設,在檢測場所、儀器設備、檢測人員配備等方面能夠滿足檢測工作開展的需要,檢測行為也日趨規范。
檢查結果:內業評分大多90分以上,外業普遍低于90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檢測方案:有的單位檢測方案內容過于簡單,不完整,對現場檢測工作起不到實際指導作用,有的沒有對方案進行及時的修改、增補內容,有的方案中所列的儀器設備與現場實際不符,有的方案沒有經過相關人員簽署。
2、原始記錄:記錄信息不完整,部分檢測機構的原始記錄不完整,缺少現場檢測概況、環境描述、儀器設備、檢測人員等各類信息;有的檢測機構原始記錄上未按規范要求填寫,隨意進行涂改;個別檢測機構存在原始記錄檢測人員簽字不規范;部分檢測機構低應變現場采集保存原始曲線信號數量少于規范要求。
3、檢測設備:管理不夠完善,部分檢測機構存在無設備使用記錄或設備使用記錄信息不全現象,現場使用記錄與報告或方案不相符,儀器設備未按要求建立一機一檔,部分儀器配置不合理;部分檢測設備檢定不符合規定,儀器唯一性標識不清;重要儀器的期間核查未做或不完善。
4、檢測報告:信息不規范,部分檢測機構檢測報告信息不全,缺少儀器設備名稱、施工記錄、檢測依據等信息,檢測報告中數據與結論不一致,檢測報告未按省檢測規程的要求統一編號;個別檢測機構的檢測結論不符合規范要求,無明確結論意見;報告簽字蓋章不規范。
5、工程檢測現場:不夠規范,現場未見靜載人員上崗證、吊裝人員上崗證、設備標定證書復印件;檢測機構的基準樁、支墩邊、檢測樁之間的間距不滿足規范要求;少數檢測機構現場原始記錄信息缺主次梁、配重的規格、數量、百分表安裝位置示意圖及對應位置的百分表編號;現場檢測人員記錄實時油壓不及時,個別記錄缺檢測人員、校核人員簽字,部分現場缺安全警示牌。
6、開工告知和自動采集:部分檢測機構的項目未及時在協會網站上開工告知登記,在使用“江蘇省地基基礎檢測業務軟件”方面還不完善,存在上傳不及時,數據不完整的情況;個別地區靜載試驗仍手工記錄,未進行自動采集,檢測數據未上傳省站系統。
7、檢測人員:配備不滿足要求,部分檢測機構未見部分檢測人員或注冊巖土工程師在崗;少數檢測機構中存在檢測人員不滿足資質要求的情況;人員檔案不齊全、內容不完整。
8、檔案管理:部分機構檔案資料保存場所無防潮、防火、防蛀、防盜等措施及實施記錄(檔案室與儀器設備儀器混放),儀器設備檔案不完整或未建立部分設備臺賬;未建立合同臺賬;未有吊裝分包協議;缺儀器檢定后的確認記錄。
9、臺賬:部分檢測機構未能提供近幾年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檢測報告臺賬,部分機構未建立不合格臺賬,不合格報告上報缺少記錄。
10、個別檢測機構存在違規現象,少數檢測機構超資質運行。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1、充分利用協會開工告知登記系統和省質監總站檢測監管平臺,增加對檢測機構現場檢查的頻次,積極配合建設主管部門,大力推進靜載試驗數據自動采集實時上傳工作,進一步規范本地區檢測機構的檢測行為,真正實現檢測能力、檢測質量和檢測水平的提升。
2、各檢測機構要對照本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認真進行自查自糾,責任到人,嚴格落實相應的整改措施,確保類似問題得到真正解決。
3、要進一步加強工程檢測現場管理,嚴格按規范、標準及省、市建設主管部門的要求開展檢測工作,確保現場各項檢測工作處于受控狀態。
4、其他問題
江蘇建盛工程質量鑒定檢測有限公司:崗位培訓合格證僅為本單位自己發證。目前已有靜載項目正在實施,目前仍未加入南京地基基礎測試協會。
南京地基基礎測試協會地基基礎檢測自律公約管委會